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在逻辑上的区别是什么?
一、应用文的特点:
1、文体的实用性:应用文无论在处理公共事务还是私人事务中,都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实用”是应用文最重要的特点,文中不仅要摆出这个问题是什么,而且要明确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意见、办法, 直接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写。实用性是判断应用文好坏的价值尺度。应用文的实用性还表现在写作的时效性上。延误时间,时过境迁,就失去它的实用价值。
2、体式的规范性:应用文体式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种的规范,即办什么事用什么文种,有大体的规定,不能乱用。二是格式的规范,即每一文种在写法上有大体的格式规范,不能随意变更。
3、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指内容的真实确凿,实事求是。应用文是管理工作的工具,要为解决现实问题,指导实际工作服务,因而它完全排斥虚构和杜撰,文中所写的数据、材料等,要真实、准确;所发布、传达的上级指示精神是确切,没有经过任何艺术加工,否则作者将承担一定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4、语言的简明性:简明性是指应用文在语言上尽量简洁、明确。应用文是办事的,简洁,才能提高办事效率;明确,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应用文要避免使用一些不切实际的形容词和不适宜的比拟、夸张等修辞方法。
二、文学创作的特点:
1、文学创作大多***取典型事例典型发挥的方法,它依据生活而又经过虚构,不拘泥于***真事,人物不专用一个***儿而是杂取多人、合而为一, ***不全用事实而是***取一端、加以生发、夸大、衍生; 环境不只是依托一地一处而是根据需要加以组合、创造,一切都具有客观情理性。
2、文学创作的语言贵在文***飞动,可以应用多种修辞手法、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捭阖、腾云驾雾,并不专注于真实性、实用性;
3、文学创作主要用的是形象思维,以生动感人的形象描绘说话;
4、文学创作诉诸读者以感情和想象,鉴赏者侧重于艺术真实和审美创造的判断;
总之,从功能来说,两者都有社会的价值,但应用文主要是为了使用的、是交际工具、实用载体、主要是传递信息的工具,重在实用; 而文学创作主要是社会感化的手段,重在审美。
撰写论文时怎样处理逻辑联系?
1、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由若干个别事例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或用若干个别的判断作论据来证明一个论点或论题。要从事实材料中找到事物的一般本质或就要归纳法。它是我们写论文时经常用到的一种逻辑方法。例如,我们我国建设的经验教训时看到,50年代前、中期注意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稳步的;60年代前期我们注意了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又***取了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经济又开始恢复并健康向前发展。从而我们得出,只有按经济规律办事,我国经济才能得到发展这样的结论。 演绎与归纳相反,它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道理作为论据来证明一个个别性的论点。比如,我们用指导调查研究,以至用经典作家的一句话来论证一个观点,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2、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对它们分别研究和表述的思维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再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和表述的思维方法。在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无论研究和表述论点,还是研究和表述分论点,都时常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例如:***同志的《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开头先提出,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辨敌、我、友问题;中间,逐个分析组成中国社会整体的各个阶级;结尾,综合以上分折,解决问题,回答开头提出的中国革命的敌、我、友问题。
3、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表象出发,经过分析和研究,形成抽象的概念和范畴的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按照从抽象范畴到具体范畴的顺序,把社会经济关系的总体从理论上具体再现出来的思维方法。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总体上说,也要运用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即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找出论点论据,在头脑中大体形成论文的体系,然后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把论文写出来。当然有的论文也不一定***取此种方法。
4、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逻辑的方法。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表述的方法。逻辑的发展过程是历史的发展过程在理论上的再现。不过,一篇论文从总体上运用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是不多见的,而在经济学专著和教科书中往往在总体上运用这种方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