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油价持续上升,是否可以把目光转向新能源车呢?
油价持续上升,对于燃油车用车比较频密的人,的确是个负担,而目前燃油车主流,基本上都是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该款发动机无论是高功版还是低功版油耗都不低,这对于工薪阶层是个不少的压力。但是燃油车的好处是,加油方便,没有里程焦虑。
而纯电新能源汽车,虽然没有油价高涨的压力,但是存在充电时间长,充电不方便等问题,对于自己有独立充电桩的人,只是在市里代步的人,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自己没有独立充电桩的人,现阶段购买纯电新能源汽车并非是好事。
幸好现在有插电混动的新能源汽车可以选择,这里说插电混动新能源汽车,是指一次充电后,纯电里程至少能跑8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没有里程焦虑,市里代步用电,跑长途又有发动机兜底,没有里程焦虑,有时间去充电站充电,亏电又没有时间去充电时,发动机自动给电池充电,虽然这时油耗可能有点高,这对于工作忙,经常用车的人是挺省心的,关键是购车时免附加税、限牌照的城市还能上绿牌,这样算下来,插电混动汽车是比较划算的。
郑州疫情后跑网约车咋样?月租不超过3000的新能源车能干吗?
个人认为网约车行业近两年后续发展会有一定的受限,从行业角度分析,首先,前不久,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办发布文件,文件规定郑州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环卫、邮政车辆等将基本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2020年底前,郑州市城市建成区公交车、出租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各地市基本上也都在相应出台关于新能源出租汽车更换的办法,大部分要求在2020年底前完成全部新能源出租汽车的更换,如果新能源出租汽车一旦更新完成,可以说对网约车运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第二,网约车新政之后,行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从最开始的共享经济变为租赁经济,新政后,私家车主想要跑网约车,必须先变更车辆的性质,同时变更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证,同时平时对运营者实行流水抽成,在行业参与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网约车的市场饱和度会越来越高,接单量也会逐步下降。
第三,网约车公司这几年的行业融资情况不好,估值也在下降,在行业趋势受限的情况下,网约车公司能够给予车主或者消费者的补贴或者让利就更少了,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不排除疫情期间很多网约司机开始转行,待疫情恢复后这个行业会有大量的网约车需求的增长。
跑网约车倒是没问题,问题是本人对新能源一直都不是很看好,主要不看好就是电池问题,新能源车上最值钱的就是电池,而且如果是新车还好,如果是跑了几年的车,还面临电池老化问题,好不容易有个中远距离的活,你干还是不干,路远怕中途没电了,那可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建议还是开加油或加气的车。
疫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受疫情影响,新能源行业面临大考
2019年,我国对新能源相关政策做了较大的调整,全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仅3010万千瓦,相比2017年、2018年新增装机分别下降了53%、34%。今年以来,新能源发电支持政策陆续出台,项目平价能力进一步提高,还有一部分去年的项目顺延至今年投产,这使得社会各界对今年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充满了期待。
然而,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对我国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和并网进度造成了一定影响。从项目建设情况来看,受疫情影响,新能源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原材料产量不足、关键设备供应不上等状况,新能源项目建设相对滞后。1~2月,国家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累计新增装机412万千瓦,同比降低38%,特别是2月份,风电和光伏发电新增装机仅分别为13万千瓦、65万千瓦。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疫情形势日益严峻,部分零部件供应紧张状况逐步加剧。例如涉及风机叶片生产的聚氯乙烯原材料及风机轴承、齿轮箱等部件的进出口开始受限,预计此影响可能持续到今年上半年甚至第三季度。从政策层面来看,受疫情影响,3月初发布的《国家能源局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今年平价项目、竞价项目的申报时间进行了调整,均比预期延后了1个半月左右。这可能导致今年大部分新增项目难以在下半年建成投产。
疫情不但影响了新能源项目建设和并网进度,还将对新能源运行消纳、补贴支付、降本增效等方面带来影响。
从消纳方面来看,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不仅影响本地消纳,还制约跨省跨区电量交易和输送,是影响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在今年一季度用电量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新能源消纳面临较大挑战。
从补贴方面来看,目前从终端用户用电量中征收电价附加是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主要来源,但用电量增速下降导致补贴资金征收与补贴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根据财政部等部门年初出台的《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今年将把除七批补助目录之外的、符合“十三五”规划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逐步纳入补贴清单。如果按照今年用电量平均增速及最大可能征收电量的范围测算,今年征收补贴资金规模约930亿元左右,比去年提高了30亿元左右。这些增量资金仍不能满足进入补贴清单存量项目的补贴需求,也对目前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问题解决帮助较小。
从成本方面来看,疫情对新能源项目实现平价上网带来较大挑战。风电、光伏发电电价调整政策、平价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