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要造新能源汽车了吗?
是的
三一HQC4252T纯电动重卡,轻量化设计,高效省油;超级动力链,性能卓越。
这款重卡整车自重:8.15吨,牵引总质量:40吨。最大功率316kw/1900rpm,搭载康明斯ISGe5-430发动机,非常不错。
新能源汽车排行榜上哪家智能化做的最好?
既然是智能化,就有后期升级的事,所以首先要看大厂商,小厂的没准几年就消失了,就无从升级一说了。
目前国产智能化最好的肯定是蔚来,毕竟股东有腾讯 百度,技术支持没问题。
威马的大屏幕设计 隐藏式把手等等也很出彩,
小众一些的,小鹏汽车,性价比还欠缺一些,但定位更清晰,智能化的升级空间更大
新能源汽车排行榜上哪家智能化做的最好?
智能化基本覆盖辅助驾驶,OTA,语音控制这几块,就讲讲特斯拉和蔚来的区别。***驾驶特斯拉激进,蔚来保守,硬件算力特斯拉更强,摄像头配置蔚来占优,其实差别都不大。OTA特斯拉升级动力,蔚来升级悬挂系统,蔚来后期也有升级动力的可能,但特斯拉无法升级悬挂。智能语音控制不管是控制车辆硬件还是nomi交互界面都是蔚来更好。总体来说蔚来更强。
并不是续航能力,关键的是AQ问题,发生事故后如何确保电池高压电不会漏电,这可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在电池AQ方面BYD因为研究的试驾比较长,技术肯定是比其他的要稳定。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听说过电动车自然***吧,几乎每年都有,但是唯独没有BYD的***发生,说明他的电路管控,自动断电,切断的系统还是不错的。
至于哪些胎压监测,360,ESP肯定是都有的,拿奇瑞的车来说,艾瑞超,就是把发动机变速箱拆掉,换成电机,底盘挂电池,所以车的其他功能跟油车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好说的。
电动车嘛,值得说的就是电池,380高压电,以前有个客户车出过事故,先开回家了准备过几天来修,充电拿充电枪去插车充电,一下就把人给弹开了,还好电池检查到异常,直接切断线路断了电,虽然就那一下,手直接被撕开一条口子,半个多小时牙都合不上,看到这里估计有很多人在笑吧,其实当时我也没R住。
家里电动车的切记,发生事故后千万别去动车,打保险公司电话,有专人来处理,修理电池或保养4S店都没权利拆卸,都是厂家派专人下来弄的,千万别自己没事去研究电池哦,危险。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作为新能源汽车车主及使用者,谈谈我认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排名。
特斯拉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车企,特斯拉从创立之初就是围绕着智能化在做汽车的,如果说苹果重新定义了手机的话,那么特斯拉就是重新定义了汽车,特斯拉是智能汽车开拓者和领跑者,代表的是未来汽车的一种可能。
比亚迪、蔚来、威马、小鹏等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车企,这三家和特斯拉一样都是创立之初就是打了智能电动汽车的标签,或许是本土化研发的原因,这三家车企的车型在使用感受和体验甚至某些方面还超过了特斯拉,它们也更注重用户体验,当然国内电动汽车龙头比亚迪也会不断的向智能化靠拢,今年发布的比亚迪汉也将会是智能程度极高的产品,这款车也将是比亚迪的王牌智能电动汽车 。
其他车企
智能这两个词近年来很火,不管是什么新车上市都要号称智能,但很多车企都是为了营销造势滥贴智能化标签,可能有些车型连OTA都做不了就声称智能的,至于其它的自动驾驶、语音控制、***软件、智能座舱等也毫无体验可言。
总之,在我心中对智能汽车的划分是特斯拉独一档,蔚来、威马、小鹏、比亚迪等车企紧跟其后,至于后面的就谈不上智能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热爱大自然,热爱新能源,威马汽车车友会,分享驾驶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车维保知识,为您解决选车、用车烦恼,欢迎威马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关注我们!
智能驾驶的话比较看好奇点汽车。奇点算新能源+智能驾驶的领头羊。奇点iS6不但能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紧急制动、自动泊车、盲区监测等刚需的智能驾驶功能,而且还配有能自然语音控制,精准识别的AI副驾。
奇点汽车is6就很好,400公里续航能力,还支持便携式充电枪,这让奇点汽车的实用性大大提高。
目前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汽车管理智能化:指的是汽车本身的管理和配置智能水平,比如四轮胎压、EPS、分区独立空调、雨量传感器以及最重要的电池管理系统。这方面新能源汽车差异不大,比较突出的是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还是比较强的。
2、人机交互智能化:指的是驾驶员或乘客与汽车之间的智能互动。比如AI语音识别,驾驶舱记忆功能,人员信息验证,无钥匙进入(真的不用钥匙,用手机或者手表等),远程启动等,这方面各有特色,而且主要是噱头。比如威马的驾驶室车窗玻璃可以和驾驶员信息交互,国机智骏的科大讯飞语音识别在世界上都是最好的等等。
3、驾驶系统智能化:指的是驾驶过程的智能化,比如自动驾驶,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这方面特斯拉走在前列,他的人工智能***驾驶,我个人觉得差不多L2.5的水平,基本遥遥领先与其他新能源汽车。
第三点最难,想要实现车上需要配置强大电脑+各种传感器+先进算法,基本代表当今的汽车智能化的水平。
因此我个人觉得,特斯拉还是领先。其他汽车基本是在蹭热点或者谈概念。
最后个人对智能驾驶分级的理解分享给你:
L1相当于自适应巡航,他可以跟着前车保持距离自己走,但方向还是要你控制;
L2相当于封闭路况无人驾驶,但是车上必须有人,处理电脑处理不了的情况;
L3相当于开放路况无人驾驶,但车上必须有人,处理电脑处理不了的情况;
L4相当于开放路况无人驾驶,而且不需要人了。
特斯拉相当于部分开放路况([_a***_])的有限无人驾驶(人不能去睡觉)。但也领先其他新能源汽车很多了。
越来越多的企业造新能源汽车,这是巨大的泡沫吗?
新能源汽车的泡沫问题,不在于现阶段,而在于万一有很好的技术替代,现有的锂电池产能怎么办?
特斯拉做了什么?早期特斯拉用一堆小电池让新能源汽车的时代提前来临。但实际上,无论是经济性,还是稳定性和安全性。当时的锂电池车都达不到传统车。况且前几年大家都知道,由于美国页岩油,实际上传统车的竞争力还短暂的回升。但是特斯拉还是实现了突破。
继而,锂电池向更高的能源密度进发。如今的三元锂电池技术,基本上已经将能源密度开发到了极限。再增加能量密度,稳定性就出现问题。NCA和NCM两条三元锂电池路线(NCM811基本算是极限了),基本将杂质和镍纯度的平衡做到了极限。
现在担心的是什么?锂电池技术虽然已经发挥到极致,但是他有能量密度的限制,有天花板。比如现在车辆的充电循环,都是定死了,MODEL3大概540多公里。再往上,很难。
锂电池到了极限,但是并不代表人类的科技到了极限。未来无论是氢燃料电池,还是锂–硫电池,或者镁电池、锂氧电池等等。事实证明锂电池驱动的汽车基本上无法超越一箱油800公里的汽油车,那么上述各种技术只要有一项能够超越,并且安全性上面更佳。那么现有所有锂电池的产能,必然会被重塑。
实际上现有锂电池的泡沫还体现在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落后的电池产能占很大比重。如果大家都是生产最高端的锂电池,这倒没什么,问题是各种传统的锂电池产能退出困难,而需求变化很快。诸如前几年的磷酸铁锂和锰酸锂电池,基本上在淘汰边远。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泡沫在于锂电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