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电控的三化技术是指?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能进汽车行业吗?
- 新能源车服务店应该怎样设计?
- 为什么不能把太阳能用到新能源汽车上?把车顶及太阳能照到的地方,都设计成太阳能面板?
- 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不设计成多种模式充电呢?
新能源汽车电控的三化技术是指?
新能源汽车电控三化技术指的是:
1.通用化:产品设计的通用化就是对某些零件或部件的种类、规格,按照一定的标准加以精简统一。
2.系列化:系列化是根据产品功能的共性把产品划分为各种类型,按主要参数确定各种类型产品必要的、最低限度的基型品
3.组合化:组合化是按照标准化的原则,设计并制造出一系列通用性较强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物品的一种标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能进汽车行业吗?
当然可以了,我在学校学的就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现在汽车零部件公司上班做设计员,画图弄工艺。
机械行业很全面的所有与机械有关的行业都可以做,汽车、摩托、电机、水泵、管道、气压、液压、重工、量具、甚至平面设计都可以做,因为我们学过CAD,平面设计也需要这些方面。
当然这种的关键是你吧机制中的所有课程学得差不多才行的,如果什么都是一般般,在学校就知道吃喝玩,那你什么行业都很难说。
真的老弟好好学习以后会有很大的前途的,另外把电子技术以及可编程控制好好学学,现在这方面很有前景的,学好了发明什么东西或者找好的工作都是相当棒的。Come on!
新能源车服务店应该怎样设计?
黾车是全国首家S2B2C模式新能源纯电汽车服务连锁,提供充电、检测、保养、维修、钣喷、洗美、共享汽车取还等一站式服务平台。
黾车拥有业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技师培训、门店策划等等,现在全国招商加盟中,如果您有兴趣可以聊聊~
为什么不能把太阳能用到新能源汽车上?把车顶及太阳能照到的地方,都设计成太阳能面板?
太阳能充电电动车,每天发电两三度增加电动车行驶三四十公里,用不完的电能还可以通过逆变器向各类电器供电,减低因为停电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救灾和灾难后的恢复能力,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省钱省事,减低雾霾,造福子孙。
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不设计成多种模式充电呢?
不太明白你的问题,多种模式充电是指什么?
目前新能源汽车存在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两种大的方式。其中交流充电又分为专用交流充电桩充电和普通居民用电充电,后者主要使用便携式交流充电器进行充电。直流充电主要分为专用直流充电桩充电和便携式直流充电器充电,后者目前多见于物流车和专用车,由于新能源物流车简化设计,抛弃了交流充电系统,只安装直流充电系统,所以除了直流充电桩外,如果需要在其他地方给车充电,可以使用便携式直流充电器!
个人认为,现在车子上的两套交直流充电系统,有点多余,如果能省掉一套交流充电系统,会对车子的设计起到很大的简化作用,另外也可以节省造车成本,让客户受惠!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目前最现实的就是利用民用电接线充电,光能、风能、无线充电的普及难度几乎为0,原因大致如下。
1、光能充电,也就是所谓的光伏太阳能。这种充电或者说是补电模式确实可以利用,而且已经大范围普及。但是仅限于大尺寸的商用车,以公交车为主。因为光伏发电的效率很低,一般一平方米可以安装150w左右的容量。
去掉阴雨天气以平均日照时间计算一平方米一天仅能充电1度左右,一年内依靠太阳能不超过300度。商用车车顶一般有2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一天以太阳能充电20度,一年就是6000度,对于保有量巨大的商用车来说有很大的意义。
但是乘用车车顶也就是1~2平方之间,一年能生下来300度电,充电桩夜间充电3角一度,一年还不能省100元。安装成本最少是十倍,而且破坏了车顶结构无限拉低颜值,所以乘用车太阳能不实用。
2、风能充电,曾经有很多民间爱好者自己研发过,然而最终都被否定。原因很简单,风能发电首先不能破坏车辆形象,那么就必须放在前进气格栅后部,发动机的布局就要改变,主要部件的改变带来的就是整车布局的改变,必须推到现有的成熟方案重新研发。
那么有没有研发的意义呢?风能发电的同时会形成阻力,风力发电的涡扇转速只需要到300~500转既可实现高电压,可以想象涡扇的阻尼是很大的,否则电压过高危险性也会随之增加。
过大的阻尼需要足够的进风量,高速行驶的时候可以满足,但是涡扇发电带来的阻力经过测试是要超过电机克服阻力所要消耗的电量;日常城市用车低速行驶进风量还不足以推动涡扇旋转,所以这种本末倒置的“科技”没有意义。
3、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势必需要专用车道,车辆也需要统一标准安装配套设备。专用车道是不可能的,电动汽车保有量仅为乘用车保有量的2%左右,为了保有量如此之小的车型建设专用道,费用要转嫁给谁?没有全面取代燃油车的话,这并不可能。
没有专用车道当然也就不可能统一配套,汽车研发生产厂家的核心技术是不会对外公开的,即使战略合作关系也会在有越级技术储备之后才会拿出现有技术平台,所以以厂家的竞争关系来看也不可能统一标准。这种专用道参考云轨云巴,目前也仅有比亚迪在做,专用轨道只有公共交通可能普及。
看似最有可能普及的这三种获取电能的方式,实际都不现实,目前只有普及充电桩是唯一的出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