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原理?
1. 充电方式方面***用交流快充、交流慢充、直流快充等多种充电方式,同时***用可逆电池组和电容储能等技术实现能量储存和回收。
2. 控制算法方面***用灵敏的电池温度控制技术、充放电状态监控、电路保护、能量平衡管理、充电速度控制等技术,实现充电效率高和电池寿命长的目的。
3. 市场和兼容性方面,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还要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要求,以及兼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因此充电控制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控制逻辑原理?
1. 是通过控制电动汽车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和电压,使其与电动汽车的电池匹配,从而实现快速、安全、高效的充电。
2. 具体来说,交流充电控制逻辑需要考虑电动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电池的最大充电电流和电压、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和电压等因素,通过控制充电器的工作模式和输出参数,使其与电动汽车电池的充电特性相匹配,从而实现最佳的充电效果。
3. 在实际应用中,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控制逻辑还需要考虑充电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与电动汽车的其他系统进行协同控制,以确保整个充电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电动车电池快充是什么原理?
电动车快速充电站的原理是快速充电站一般电流是9A左右,最小的电流差不多是0.5A。但是家用电流是1.5A-2A左右,因此是因为家里面的电流太低了,电流低的话充电就会慢,所以家里的低电流没办法快速充电。
充电站基本结构:
箱式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组成成分:
2、储能蓄电池
3、次级二次侧快速充电机(为电动汽车充电)
4、再生蓄电池检修机
5、计费控制系统
6、线缆配电系统
7、机房
并且机房***用密封和恒温设计,机房内设有值班办公间,方便风雨和恶劣天气使用。
工作原理:
平时(夜间优先)电网电力通过初级一次侧充电机向再生蓄电池进行储能充电,由于储能充电时没有时间要求,因而可用小电流慢速充电,充电电流可根据蓄电池电量自动安排充电时间,最大程度的使用夜间低谷电力。当需要为电动汽车充电时,根据电动汽车的允许最大充电电流和电压,通过次级二次侧快速充电机向电动汽车进行快速充电,由于充电过程是从储能蓄电池向电动汽车“倒电”,而不是直接取自电网,因而对电网没有任何干扰(如果直接从电网高功率取电,会严重干扰电网,不仅影响其他用户,而且威胁电网设备)。
电动车是目前流行最广、节能环保的绿色出行交通工具。电动车配套的充电器,一次充电经常需要7-8小时,一旦行驶途中没有电能,将使行车人陷入尴尬的境地。
据调查10位电动车用户中至少有5位车主就曾遭遇电动车“抛锚”,即使电动车有踏板,但由于电动车的设计与自行车有别,踩起来很不自然,而且电动车重量一般在50公斤左右,踩踏板很吃力。
“电动车快速充电站”可以像汽车加油站一样,在沿街商店、街道社区、报刊亭旁、存车棚、******点等处设置。
电动车快速充电站,往这种设备里投币,就可以给电动车快速充电,这种充电设备,上面有插孔和投币口,投一元硬币充十分钟的电,投两块硬币充二十分钟,投三块硬币充三十分钟,投四个硬币充四十分钟,据了解投一块钱充十分钟电动车可以跑到五到六公里,相当于能跑15分钟。
其实都一样,只是电流的大小不同而已,家用充电桩最大7千瓦,直流快充最大能达到150kw,其实都市会变成直流电,充到每一节小电池上。一般来说,125节18650电池可以存1度电,你可以根据你车的电量计算出你车里大致有多少节电池,每节电池充电是根据不同的速度,有一个单位叫c,其实很简单,算起来很复杂,自己算吧,我懒得计算了。
电动汽车的快充功率很大,一个站要50kw以上,是三相交流供电,整流后出540v直流电压,使用直流可以减少一个接线。
慢充是家用小功率的,直接使用220v交流单相,5kw左右,再大了家里供电带不动。
快充一般用在路上,一般不能等充满。慢充可以慢慢充,充到100% 。
快充目前就一个办法增大电流,就还比水管加粗一个道理。锂电具备大功率的充电承受。铅酸电池就不行。比如手机快充,汽车快充都一个道理增大电流,也可以理解是增大充电器功率。手机快充12w的就很快了,还有18W。按锂电的3.7V电压来换算电流,比如5000mah的也就是5安时,锂电上会写瓦时wh,大约是1350瓦时。12瓦充电,电流是3.25。也就是1小时冲入3250mah。基本上不到2小时手机就充满了。
电动汽车的快充是把三相380V的交流电在充电桩内转换为高压直流,然后直接给动力电池充电。这种模式下,在半小时内可以把电池充满到80%的状态。那么快充是怎么工作的,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
快充系统的组成
电动汽车快充系统的组成如下图所示,主要由直流快充桩、快充口、高压控制盒、动力电池总成、整车控制器VCU、动力电池高压线束等组成。通信使用CAN总线方式,整车控制器VCU、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SM是主要的通信单元,检测各部件的状况。
如下所示是高压控制箱,主要是把输送进来的高压直流电分配给动力电池,其内部有PTC控制版、DC/DC熔断器和快充继电器等,用于对用电设备起到保护和断电作用。而整车控制器VCU是该系统的主要控制模块,主要用于判断充电接口的连接是否正确和控制内部充电电路和部件。
对于快充口来说,现在的直流接口使用的是九针设计,充电口针脚定义如下图所示,其中S+是充电通信CAN H,S-是充电通信CAN L,CC1和CC2是充电电路连接确认信号,Dc+是直流电源正极,DC-是直流电源正极,PE是搭铁,A+是低压辅助电源正极,A-是低压***电源正极。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标准是我们国家车企所适用的,但是不一定适用于一些外国品牌车型,也就是说这些车型有可能无法使用国内的充电桩进行充电。
快充是如何工作的?
如下图所示是快充接口的原理图,当接上快速充电口的时候,充电桩先通过CC1的电压状态确认枪头的连接情况,看是否牢固,然后车辆控制器VCU通过CC2电路电压确认枪头的连接情况,如果这两个点检测到的电压符合要求后,然后充电桩通过A+端子输出12V的低压***电压给车辆控制器VCU,当两者身份相符的条件下,车辆控制器VCU控制K5、K6正负继电器闭合,充电桩控制K1、K2正负继电器闭合,那么这时候充电就开始了,一般充电的电流为150~400A。
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桩根据VCU发送的电池状态来调整充电的电压和电流。当VCU检测到电池充满电[_a***_]充电桩发出中止充电信号时,断开K1、K2、K5、K6,充电截止,断开K3、K4,充电完成。
上图中的S+、S-是充电桩与整车控制装置的充电通信,网络通信速度是250kb/s。通信方式以充电报文的形式对充电过程中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相关的充电数据实时的传输到CAN总线上,与其他的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交换。在CAN H和CAN L的线路上分别串联了一个120欧姆的电阻,当不能通信时可以测量快充口上S+、S-之间的电阻,正常情况是60欧姆。
使用快充的注意事项
其实使用快充充电并不是很快,因为电量充到80%后充电电流会变小,充到满电的时间会比较长一点,而且经常使用快充会影响到电池的使用时间,所以大家要合理使用充电的方式。还有就是在电动车使用的过程中,当电池电量剩下30%的时候就进行充电,否则会造成电池过渡用电的情况,充电的时候尽量使用自动充电模式。
综上所述,电动车电池快充主要是通过CC控制线路检测连接充电口连接状况,然后通过DC+和DC-端子对动力电池充电,除此之外一些充电的注意事项也是需要大家了解的。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