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卖点在哪里?
感谢邀请,这里是亚洲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头条号,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新媒体服务平台。新能源汽车的卖点无非以下几点:
1、国家政策支持
新能源汽车符合环境保护,绿色出行。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是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所以,在国家政策方面,都有一定的支持。而现实的情况也是如此,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确实给了很大的支持。在我看来,这个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一个卖点。
2、保护环境,造福后代
和前面说到的一样,新能源汽车符合绿色出行的概念,并且对于环境保护有很大的作用。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保护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新能源取代传统燃油车,也算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
3、省钱
除却上面两个因素,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卖点,无疑就是在节约成本方面了。由于电池技术的进步,充一次电,新能源汽车能比汽油车省下不少钱。而未来,随着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达,新能源汽车肯定会越来越省钱。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节省成本也算是新能源汽车一个大优势和大卖点。
前几天本大V看了本心理学的书,打头导语写了一句话让我感同身受:人类心理的本质就是"趋利避害"。回到新能源汽车的卖点,本质上就是趋利避害四个大字。
先讲趋利吧,很好理解。
1、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有很强势的政策扶持、落地到消费者手上,购买新能源汽车时能省下购置税,另外国家与地方的补贴也不少,在限牌的大城市里还能免费上绿牌,要知道,在上海一块牌照得花近10万才能搞定。
2、就是相对燃油车的经济性了。我国是产煤大国,所以电的成本要比汽车低很多,抛开环保因素不谈,充电的新能源汽车要比加汽油的燃油车更加省钱,平均下来,用家用5毛~1块钱一度的电费折算,每百公里也只要10来块钱,比加汽油要便宜多了。
3、如果你正好在大城市呆着的话,新能源汽车还有个好处就是不限行,出门要比燃油车方便很多,另外汽车新政出台之后,新能源汽车牌照限制措施将会得到改善,也是利好消息。
讲完了趋利,再讲讲"避害"吧。
事实上,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不是太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又很多,有些坑我们也是要避开的。
1、安全。由于纯电汽车需要较大容量的电池,而电池在充电过载或者遇到碰撞时就难免会产生高温,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2、新能源汽车市场不规范。有人曾统计了近几年新成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几乎有上百个之多,其中鱼龙混杂,不乏有乐视这样的坑人货,缺乏造车经验,质量难以保障。
3、里程焦虑。目前我国充电桩虽然发展较快,但还远远达不到加油站这种普及率,并且快充技术也并没有普及,对长途出行影响较大。
4、后期电池状况未知。某些新能源汽车用的都是劣质电池,损耗率非常高,几年之后容量甚至不到新车时的50%,并且受到气温影响大,冬天容易趴窝。
那么,我们在挑新能源汽车时怎么做的既能趋利,又能避害呢?
1、选择大品牌!不管是哪种新能源汽车,技术、售后、以及可靠性,选择大品牌永远不会错,那些造车新势力能不选就不选,为什么呢?就算是蔚来这样的龙头,目前都处于亏损融资的状态下,指不定哪天就倒闭了,那么售后服务谁来做?几十万的车,经不起这个风险。
2、家里首台车,必须避免里程焦虑,尽量就选择混动车型,插电PHEV和日系的油混(雅阁凯美瑞这类)都不错,但考虑到日系油混拿不到绿牌,所以选择PHEV插电混动更好,目前很多合资品牌都开始造PHEV了,上汽大众帕萨特PHEV在4月份卖了3000多台,是唯一上销量榜的合资PHEV。
除了能拿绿牌之外,插电PHEV在油耗经济性方面也很不错,例如帕萨特PHEV纯电模式下充电3小时能跑60公里,平时短途上下班没问题,混动模式下一箱油跑800~900公里,百公里油耗大概是4~5L左右,差不多也能比燃油车省一半,实惠很多。
另外在安全性和电池损耗方面,帕萨特PHEV用的是宁德时代的锂电池,理论上循环1000次充电容量不低于80%,大厂出品这方面有保障的,而且因为是插电混动,电池容量要小于纯电,所以安全性更容易控制,这点也不用担心。
当然,可能也有杠精会说买增程式的,本大V再次表态,本人对理想的造车技术没信心,起码再看个5年吧。
OK,以上为答案,觉得有用的,请点赞+关注本大V。
卖点:
1、省钱——具体有如下三个方面:
1.1 省购置税,电动车不需交购置税,而燃油车需要,这方面可省1-2万元;
1.2 省油费,电动车百公里只需6毛钱左右,以1.6L燃油车为例每公里大约需要50元左右,行驶费用会省很多;
1.3 省保养费,电动车的保养很简单,就检查相关电路、更换洗涤水等,单次保养较燃油车便宜200-300元;
2、环保——对环境无污染
3、节能——节约能源
4、不限行
新能源汽车的卖点:
一、可独享停[_a***_],买新能源车的基本都是靠着充电桩霸占停车位,这个毫无疑问排第一;
二、不限行,不限牌。在大城市这个还是很有诱惑力了,特别是北上广深,车牌价格这么高;
三、暂时没有想到。
欢迎互关。
目前的情况来看,也可以说是表象吧。新车购车成本低,在新车阶段的使用成本也相对燃油车低,上了年头的话就不知道了,要看以后出现的情况。至于环保,从用车上来说燃油车在行驶就排放尾气,其实纯电动汽车在充电时也是污染环境的,只不过污染源不同了。
汽车新能源需要哪些知识?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驾驶新能源汽车的时候,的确是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在长途出行之前,一定要为车辆充满电,还需要了解沿途充电桩的分布情况,以及目的地充电桩的分布情况。这么一来,我们就可以不用担心路上会遇到没有充电桩的情况了,从而有备无患。
再者,与传统发动机相比,电动机是很娇气的,电动车在起步、重载、上坡时,尽量避免猛踩加速形成瞬间大电流放电。大电流放电容易导致产生硫酸铅结晶,从而损害电池极板的物理性能。此外,在前进/倒车档切换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车辆在完全停稳的情况下操作,否则带来的伤害要远大于汽油车的同类操作。
其次,在长时间亏电状态下存放车辆,很容易出现硫酸盐化,硫酸铅结晶物附着在极板上,会堵塞线路,造成电池容量下降。亏电状态闲置时间越长,电池损坏越重。因此,即便车辆要停放很久不动,也应该先将电充满,这样能较好地保持电池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在驾驶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特别是要注意对车辆的养护工作。
谈谈你对新能源车的认识和感悟?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国庆***期,驾驶新能源车去北京旅行,高速上车辆的驾驶体验还是很不错的,动力够用,乘坐舒适,储物空间比较大适合旅游,可能是初次驾驶新能源车出行,在高速路上充电站点不确定能否使用的情况下,还是有点焦虑,不管怎样,还是很顺利的按照预订线路到达了目的地。
认知感悟:
2、价格确实是在逐年下降的;
3、充电还是比较慢的;
4、长途高速真的不建议;
5、短途代步真的比较省钱,而且也比较方便,几乎没什么噪音。
想了解汽车知识,请关注沈阳万通汽车学校。
几年后建议买新能源车?
两年后建议买新能源车。新能源车近些年发展势头迅猛,但仍然存在储能不足和补充能源缓慢问题,从而形成续航里程焦虑,对销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的更高强制性要求,以及车企对新能源车研发的投入增加,短板很快会补齐,新能源车两年内可以完全超越汽油车。
提起电动汽车,很多车主不免眉头一紧。尽管电动化和智能化是尽人皆知的未来趋势,但价格昂贵、充电麻烦、续航焦虑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让电动汽车成为很多车主心中的痛。
我们不能以老眼光去看待发展的新事物,未来五年新购电动汽车将会比燃油车更划算。
1、五年后电池成本大降 2、快充换电提升便利3、充电桩新基建正崛起4、电动汽车经济性凸显5、市场培育成熟待爆发
新能源汽车,彻底解决续航里程问题,还需要多久?
新能源汽车解决续航里程问题就在眼前
电动汽车最大的问题是“里程焦虑”,车辆需要有长的续航才能没有焦虑呢?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就有漏洞。真正的焦虑不是续航而是充电!燃油车的续航也并非都很长,绝大多数都只有500公里左右;某些高油耗且没有副油箱的商务车或越野车,以及油箱容积很小的微型燃油车,这些车在城市道路行驶大都只有三四百公里。可是这些车的用户的就没有反映过有里程焦虑,究其原因无非是加油站很多。
目前全国应有11万座左右的加油站,在相对偏远的区域至多一二十公里就有加油站,城市道路会有很多;高速公路每个服务区都会有加油站,服务区的最大间隔理论上不得超过70公里,大部分都在30-50公里之间,加油是没有焦虑的。
电动汽车并没有里程焦虑,有的只是“充电焦虑”。
怎样才能解决充电焦虑,这是个大问题,但也是个必然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只要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则充电桩的保有量会倍数级增长,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宁愿先有鸡。如果投入很大的成本建设了非常多的充电桩,没有足够的车去用,多久才能收回成本呢?回收成本的时间太长干嘛还要去搞充电桩。这些资本从来不缺乏赚快钱的项目。
所以只有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足够大了,资本才会真正的投入到充电桩的建设中;那么充电焦虑的问题就即将要克服了,因为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呈“井喷式”的增长,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经过十年的拉锯战彻底败下阵来了,这点从广州车展也可以看出端倪,以燃油车为主的合资车展台基本都是门可罗雀,而以电驱智能车或插电混动车为主的国产汽车展台就像过年赶大集似的。
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已经让充电桩的保有量大幅增长,截至目前已经和汽车保有量形成了大致“3:1”的比例,也就是三台车就有一个充电桩;而燃油车是数千台车共享一座加油站,实际上已经没有充电焦虑了。至于农村乡镇市场的充电桩保有量仍旧很低,但是这些区域的用户往往具备自建桩的条件,说白了就是有停车的院落、可以自行申请安装新能源汽车专用充电表,成本远低于公共充电桩。
所以充电焦虑已经开始缓解,在看清这个问题后,更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了绿牌汽车;随即而来的就是充电桩保有量的快速提升,预计2022年的充电桩保有量可以达到300万个左右,仅2021年申报的公共类充电桩就超过了100万个,其中还包括大量的交流慢充桩,适合插电混动车和电动汽车的充电。
预计未来的充电桩会成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会配合公共停车位或免费停车场建设,每个路段的停车位都能做到有30%~50%为充电车位;到了这个节点就是充电桩使用率不高,而不是用户充电有焦虑了。
目前亟待增量的是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G字头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有硬性规定,必须有充电站但数量限定的太保守;结果出现了节***日高峰期充电要排队,如果司机们普遍会规划行程和充电站的话,其实是没有必要在服务区排队充电的,只是具备这种行程规划能力的司机必然是少数。所以想要解决问题还是要多建充电桩,应当在现有车尾上规划出一部分的充电车位,高峰期限制燃油车使用即可解决问题。
最后需要了解的是卡车和客车,这两种车型的耗电量很高,暂时不适合用纯电动;可是此类车又是以长途通勤为主,增程式等降低油耗的技术解决不论根本问题。不过用无轨电车的模式还是可以解决的,概念就是在车顶加上可以升降的充电弓,在路侧***设高压接触网;长途驾驶的时候用充电弓搭上接触网,让电网即时为电机供电并为电池组充电,这样就能实现无限续航了。
无轨电车就是这么运行的,其实高铁动车也一样,所以这个模式有相当的价值,也许会是未来商用车型实现全面电动化的方式。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