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用电做能源,而大部分电是来源于火力发电,也会产生污染,这和汽油车有什么区别呢?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从空气污染来说,以2012年为例全国燃煤电厂供电煤耗为326克/千瓦时,煤电转换效率η=122.9/326=37.7%,现在的粋数值应该更高些。汽油发动机的热效率在40%以上,柴油发动机热效率轻松突破50%,所以欧洲那边都是柴油车为主,因为更省油,更环保,我国柴油车少,除了油品质量不行,还有一些原因,这里就不方便说了,所以效率来看,汽油车比电车,更为环保,因为我国主要还是以煤气为主,但是电车,他把尾气污染,从车的排气管,转移到了发电场,只有发电场周边的人,你懂的,这样汽车多的城市,没有污染。
第二个,电机驱动,从成本上说,更为低,因为电机驱动和变速在一起,而燃油发动机和变速箱是分开来的,现在电车价格高,主要是因为电池,举个例子,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它们的价格相差两三倍,因为电动自行车大多使用的是铅酸电池,如果使用锂电的,就会和摩托车价值相当。以后解决了电池的问题,可以让汽车的成本下降。
第三个,从驾驶体验来说,电动车平顺,加速快,这是汽油车达不到的,相同价格的电车和油车,电车加速更快。
新能源汽车用电能驱动,电能来源则是火电厂(烧煤发电),那么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有什么区别吗?乍一看新能源汽车把污染转嫁到电厂 与燃油一样,电能驱动的背后是通过烧煤实现的,这与汽车烧油是一样的。但是电能驱动汽车更具战略意义,当前看着似乎没有必要,但是此举利在千秋。
即使在现在,电能驱动的汽车仍然具备节能减排的属性。这主要与电能来源,发电方式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看一下目前电能来源分布图:
可以看到火电只占据75.08%的比例,风电、水电太阳能占据比例虽然不大,但是这些发电方式完全是绿色的,零排放。与火电对比起来这几种发电方式对环境几乎不存在污染,潜力非常大。
目前我们用的电能大部分来自火电,火电厂是通过烧煤来发电的。理论上烧煤必然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火电厂这种集中燃烧的方式,排放上更好处理一些,监管也更容易。烧煤发电这也是全世界难以解决的难题,只有火电稳定性更好,容量也更大。同时电能是一种特殊的能量,没有办法做到低成本大容量存储。
很多时候电网上有很多闲置的电能没有使用(卖不掉),因此电网鼓励企业夜间生产,并且设置峰谷电价。
这就是为了避免电能浪费的一个解决办法,火电厂涡轮机并不像燃油发动机那么容易启动 ,为了保证电能供应稳定,发电机必须全天候运转防止电能供应不足。也就是说,总会有一部分电能是用不掉闲置的。闲置的电能并不能储存(成本太高),只能浪费掉。如果有新能源汽车在晚上充电 ,那么就可以收回一部分电能,电网也可以卖掉更多的电能。尤其大部分电动汽车都是习惯后在家里的充电桩充电,充电时间大多数是在夜里的。这样一来电网电能没有浪费,电动汽车起到了存储作用,两者起到互补的作用皆大欢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性!
而未来火电的比例会逐步降低,各种再生能源新兴发电会逐步替代火电。
2035年,也就是十四年以后煤电的比例会下降到20%左右,部分电能来源自各种再生能源。再生能源成本比煤电要低一些,因此将来火电厂会逐步的淘汰掉!可以说现在发展并推行电动汽车, 纯属未雨绸缪,为将来做打算。
新能源车白天用车,晚上充电,好处多多
1、我国目前火电大约占比70%,锅炉都是室燃炉。通俗的讲,就是煤粉喷到一个大房子里去燃烧,这种锅炉功率高,效率高,但是也有个缺点,负荷不能降太低。如果减少进入的煤粉,偏离了设计参数,锅炉效率就会下降,如果减少的过多,炉膛温度不够,就需要投油助燃。此时的锅炉效率就低的可怜。因此一般锅炉都会有一个最低负荷限制。
2、每天晚上,电网负荷很低,而热力锅炉有负荷限制,不能降太多。于是晚上电量就会出现过剩,如果没有足够的储能电站,或者那种蓄水储能装置,这电只能白白放掉。我国目前电网最大的需求就是要削峰填谷。因此,我这里的电价白天5毛,晚上3毛,就是为了鼓励大家晚上多用电,不然电网只能把电白白放掉。而新能源车,白天用车,晚上充电,正好可以迎合电网的削峰填谷需求。
只从环保层面看,新能源车也远远优于汽油车
1、如果只比较环保层面,新能源车主要是挖煤、运输、电厂燃烧三个过程,总的污染非常有限。污染最高的部分也就是电厂燃烧,也都配有集中处理装置,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达到非常高的环保标准。
2、现在新能源车用的是锂电池,非常的环保(通常说的电池污染是含有重金属的铅酸电池,但这种电池有回收价值,一般也不会被丢弃污染环境),汽车上的锂电池衰减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回收后用作建设储能电站,满足电网的削峰填谷需求。(比亚迪同时也做储能电站,差不多占领了美国储能电站市场。因此它的新能源车电芯终生质保,衰减到70%的电池,直接拿去做储能电站,然后给你换新电芯)
3、目前我国的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发电比例正在逐渐提高,新能源车从环保的角度看,优势也是越来越大。现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正是时候。如果现在不发展,难道还要等到火力发电份额下降到0%再发展吗?
4、汽油车的污染,光尾气的碳排放危害,就和电厂差不多了(电厂的污染主要是碳排放,其他有害物质基本都被集中处理了)。但汽油车的尾气中还有难以处理的一氧化碳、氧化氮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颗粒。再算上石油从开***、提炼、到运输的这些环节,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是重污染。从总体去看的话,汽油车的劣势就非常明显了。
最后:近年来,有些厂家乱带节奏,说什么新能源不环保,但他们只比较汽油车尾气和火力发电的碳排放。如果从总体去看,无论是经济性还是环保性,新能源车都远远优于汽油车。
新能源汽车电池污染有多严重?
中国新能源汽车量已占据全球生产量的一半,然而体积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会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

有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会带来灾难性问题,这来自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也就是每辆新能源汽车所带有的那数百公斤电池。
一般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在5至8年左右,退役后的电池如不能妥善处理,会给环境带来灾难性的污染。这让原本看来“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汽车给大自然带来重大的污染隐患。
1个20克的手机电池可污染3个标准游泳池容积的水,若废弃在土地上,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相比手机电池,体积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造成的污染会更加严重。
动力电池中含有中钴、锰、镍等重金属,不能自行降解。以锰为例,它对空气、水、土壤都会造成污染,空气中锰超过500微克/立方米可造成锰中毒。如饮用含锰量较高的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损害,并且出现震颤、智力衰退等中毒症状。2010年,广东省就出现过饮用水锰超标,而导致居民饮用水告急的***。
动力电池中另外一个重大污染源是电解液。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在空气环境中容易水解产生五氟化磷、氟化氢等有害物质,这对土壤以及水***都是重大威胁。五氟化磷对人的皮肤、眼睛、粘膜有强烈***性,也是活性极大的化合物,在潮湿空气中会剧烈水解产生有毒和腐蚀性的氟化氢白色烟雾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是其污染源之一,电池的污染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电池类型、使用时间、充电方式和存放条件等。下面是一些影响电池污染程度的因素:
电池类型:不同类型的电池有不同的污染程度,例如锂离子电池比传统铅酸电池更容易引起污染,但其寿命更长。
充电方式:充电方式也会对电池的污染程度产生影响。例如,电动汽车使用的交流充电方式比直流[_a***_]充电方式更容易引起污染。
存放条件:电池的存放条件也会对污染程度产生影响。如果电池被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中,或者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它们可能会变得更加的污染。
电池污染的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降低电池污染,电动汽车可以使用和交流充电,以及电池可以随时更换等方式来减少污染。
新能源车会产生电磁污染吗?
新能源汽车是否会产生电磁辐射?
这一问题的标准是「否」
关于电动汽车的误解,亦或者说由于行业变革引发的不正当竞争,造成对新能源汽车污蔑性的质疑主要有三点。
电动汽车电磁辐射
动力电池金属污染
动力电池无法回收
第一节: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
在解析这一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组国标规定,在公共场所允许曝露的磁场强度为【100μT(微特斯拉)】,在公共场所允许曝露的电场强度为【8000V/m】。不论任何电子设备只要符合这一标准即为合格品,其中磁场强度是备受关注的一组参数,那么下面就来看一看日常生活常用的电器设备的磁场强度吧。
上述四种设备几乎生活中离不开的设备,尤其是对于「社畜或码农」而言更是严重,每天面对的PC还要以极高的频率接打电话,超标了哦。
重点-电动汽车实测大型车辆(以公交车为主),在行驶中的磁场强度约0.2μT左右,电场强度0.5V/m左右;普通家用小微型电动载客汽车的数值更低,磁场强度普遍低于0.05μT,电场强度0.2V/m上下。且这一数据是在车内测试,测试过程必然会受到是中控大屏幕的影响;很多年轻汽车用户对改装中控屏也许不太了解,在导航机改装风靡的阶段有很多燃油车会因中控大屏出现磁场强度的超标。
总结-电动汽车的电磁场强度可以忽略不计,因为电场强度只是国标限值的0.075‰,磁场强度只是国标的1‰。即使把驾驶电动汽车当做职业来做,这种工作也远没有电话推销员或者面对PC工作的人群接受的电磁辐射严重。至于有些人拿个例当做示例,这是愚昧无知的思维方式。
比如某些电动汽车驾驶员头发越来越少,然而在该谢顶时即使躺在床上也会掉头发;其次如驾驶电动汽车得一些严重疾病,那么去医院看一看有多少燃油车车主在诊疗呢?愚昧是无法阻挡科学进步的,当然手机控也不是好现象。
第二节:动力电池重金属污染并不存在
主流的汽车动力电池使用的金属材料几乎无重金属,大部分是以镍、钴、锰、锂、铝、铁等过渡金属为主,这些金属材料是不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的,其中以钴元素还可以用作啤酒的起泡剂,不超量摄入并不会引起伤害。所以这些元素并不用担心污染问题,但也不能否认一定没有污染;然而严苛的规定决定了这些金属不会被随意丢弃,因为动力电池至少要做到【≥95%】的金属材料二次利用,也就是再拿去做电池。
剩下的报废部分可采用科学方式(类似生物降解)进行处理,产生的排放污染要比燃油动力汽车的尾气排放、机油冷却液等等废液对土壤和水***的污染小的多。真正因电池造成环境污染的类型是铅酸电池,也就是燃油动力电池的启动电机,以及电动两轮车与三轮车使用的「大电瓶」,严重的铅污染正是这些废弃电池造成。但是因为这些车是大部分人的刚需,所以很少有人去质疑这些电池,这叫做选择性无视,有这种心态的话就不适合去质疑任何新能源。
第三节:动力电池的回收与梯次利用
很多人认为汽车动力电池报废后会被丢弃,实际这是绝无可能的。由官方成立组建的溯源平台会像天网一样对电池进行「终身监控」,电芯从生产制造开始编码,在成组装车、分拣梯次利用、重新封装、电池流向到最终梯次制造,每一个环节都要重新更新编码并上传至溯源平台,期间有任何漏洞都会被及时发现。所以不论电池分拣回收与二次制造对于企业而言是否有利可图,作为企业都必须按照规定执行,这是企业为了环保事业应该有的担当。
其次动力电池的驾驶很高,这些电池装在汽车上使用只是价值体现的第一个环节,被汽车淘汰后进行分拣并送入电力或通信领域作为储能电池使用,使用时间在30~50年。在接近半个世纪的二次利用中这些电池会创造多少清洁电能呢?这个问题得到答案后则不会对动力电池再排斥了,最终替代传统火电让新能源发电快速增长的基础是这些电池。长远的分析第四轮能源变革,电动汽车是必然的结果且同时也是一种媒介,未来是属于电的。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