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老家,发现乡亲家家都在攀比买汽车,甚至不少还是勒紧裤带贷款,有这个必要吗?
提这样的问题有意思吗?是专家看到城里汽车尾气污染太大,建议农民别买车,再做点牺牲,环保点!把车给城里人享受?我是农民,
我记得我刚买手机时,那时候手机还没有普及,被人嘲笑了好久,大意就是你有什么球业务?买个手机干啥?到现在,还没有多少年,没有手机怎么过??,车不也是一样的么?现在农村买车是攀比,再过十年可能是没有车你怎么过,该买就买吧,想买就买吧何必介意别人的眼光
比排场,比阔气,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
国人心里就是我不能比别人差,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甚至要更好更多更高档,实用不实用有的是反而退居其次了。
随着小排量汽车的逐渐普及,农村也有很多家庭开始购买小汽车,可是攀比心理下,汽车成为会不会赚钱,家庭是不是体面的代名词,好像没有汽车代步就低人一等,就颜面扫地,就比别人矮一大截,就在邻居新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
所以有条件的买汽车,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买汽车,有了汽车就好像高人一等,就好像更有体面,更有尊严。
实际上不做生意,不经常远足,汽车用途并不广,用到时候也不很多,用车时间远比停放时间多得多,汽车更多的时候就是一个摆设,一个做样子。
实际上有的农村收入并不是很高,但是养车的成本并不低,一年也需要1万多,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很多农村家庭一年也就是6-7万元收入,养一部车也不是很轻松。
买了车放着,平时更多的代步工具还是摩托车和电瓶车,毕竟这更加实惠,到田野做工,开一辆小车也不见得就更加方便,毕竟有的地方路况不是太好,电瓶车和摩托车更加畅通无阻。
比排场,比阔气,最终就是一肚子气。我是实用主义者,怎么实用怎么来,从不考虑花架子,人比人气死人的古训要牢记。
我们村里的买车基本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家庭两辆车的有六户,这些买车的小伙伴,基本都是小老板,年收入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城里早就买了房,有的好几套,只是根在农村,最有钱都那几个都是小学毕业的有点让人意外不?主要是艰苦奋斗来的,本人混的比较差的在郑州有一套房,县城里有一套房,车是14年全款买的,现在还供一套房贷。其实农村人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累,说攀比也好,说虚荣也罢,奋斗出成绩才是根本。
没有一点虚荣心不会进步,虚荣心过剩会迷失方向。谁都向往好的生活,只要是靠自己的劳动而得有何不可?
勒紧裤带***买车也没什么不可,毕竟是方便了生活,***是靠自己劳动去还。自己觉得幸福就好!***消费让生活更美好是新的消费生活方式!
没有必要,交通工具而已。攀比买汽车实在是没有其它所長才不得已***装一下,表示有钱有车了。其实也是不自量力,自寻烦脑,思维陈旧,目光短视的表现。
为《霍小姐的八卦炉》提问而答。。
我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村青年。在读高中时当了工人,当工人时又参了军,目标就是当軍官。
在当兵时有一件亊对我影响特别大。当我作为尖子抽调到团理论组时,发现一个兵除了正常的学习工作时间外,我们都会去打蓝球、乒乓球或羽毛球。
唯独这个兵天天都在看书做笔记。当我的研究成果"十大军事原则在实战中的应用"被部队转发时,发现这个兵的研究成果"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也被部队转发。
我们俩同时入党时,当我的外调材料是由村、乡党支部、党委证明家庭历史清白。我发现这个兵的外调材料上是由中国人民***空軍政治部写了一句话:黄宏秋的父亲黄立清系空軍副政委。
我查了一下这位副政委是开国中将,軍种***。再仔细观察与我同龄的这个兵,他那种低调、诚实、刻苦和努力让我十分敬佩。
我原以为这个兵只会读书写文章,不会打蓝球、乒乓球、羽毛球。自认为在老家乒乓球打的还不错的我,有一天拉着这个兵与我玩儿乒乓球,实则试一下身手,没想到人家体育各项更是高手,深藏而已。我们在一起工作了近两年,他的行为影响了我一生。
农村娃敢走出大山,就是还要继续并永远去拼,去努力,去奋斗。千万不要装大,更不要***!要融入城市里,不是一代人,需要几代人。当我的后代也是高知时,支撑国家和社会的一定是知识和才华,决不是装出来的。
管见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