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油价迎“第3次调整”后,新能源车主为何也“叹气”?
不管油价在怎么调整我还是比较相信烧油的车。新能源车不是不能买,但是需要前提条件,第一你需要有个能安装充电桩的车位,这个车位的价格在大城市里完全能买一辆不错的车了。第二新能源的车在同级别的车型里要贵于燃油车,多出来的购车款就可以补充燃油车的油钱。第三在公共充电点充电并不便宜,而且充电点又不如加油站那样普及,充电还需要时间成本。
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再次宣布油价上调,这是2022年的第三次石油价格调整,很多人调侃成品油上涨按角上涨,降价却按分“大幅度下降”,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油价上涨意味着驾驶车辆的成本上升,按一般家用汽车邮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8元。
新能源车跟油车唯一的缺点就是补充燃料的速度,一般一辆油车加个油最多几分钟,但是一辆新能源电车想要充满电的话最快的也要四十分钟左右,而且我国的公共充电桩中的快充设施占比仅为4成左右,并且快充的功率普遍偏低难以满足用户需求,也大大的阻碍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
时间就是金钱,新能源汽车要快速发展,推动快充桩高功率、大规模、广适配是目前电动车行业最需要发展的事情。
我想叹气跟油价调整,应该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只不过是同一时间内出现的两种现象,两种粘合度很高的现象。
首先来看油价调整,其实跟俄乌关系有直接关系,能源供应紧张以及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推动了国际油价上涨。
新能源车主叹气,应该是跟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关。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算是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了,但仍旧跟不上产业的发展。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能源车主享受了新技术的便利,也要承担风险。
近几年,随着大量新能源汽车逐步走进大家的生活,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现有的充电配套设施。并不齐全,所以很多小区物业以安全无为由不允许按照充电桩,而商业充电桩又相对来说比较少,又不方便,所以造成了新能源车主充电并不方便。同时因为各个新能源厂商续航里程存在虚标的问题,实际行驶的里程并没有宣传的那样,所以容易造成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如果在节***日上高速一旦遇到堵车或者充电车辆较多的情况,这种通行时间可能要超过燃油车的两倍。
当然,新能源汽车也有着其噪音较小,加速较快,智能化做的比较好,相对来说比较节约能源等优点。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家里的实际用途来选择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如果购买车辆仅仅为了简单地通勤需要,又有便利的充电条件的,可以选择纯电动汽车。如果以上下班通勤为主,但是有的时候要跑跑长途的可以选择混动车型,增程式和DMI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经常性的要长途站的那么还是建议选择燃油车。
我们可以从一个很简单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初中的时候上政治课,大家都学过一个名词,叫:互为替代品。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例如,牛肉和猪肉就是这种替代关系。当一种商品(牛肉)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猪肉)的需求就增加,因为牛肉价格上升,人们就会少消费牛肉而多消费猪肉;反之,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减少。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放到汽车这个情景下,我们简单分析就能得出:油价上涨后,我们开油车出行的成本增加,这样一来,开新能源汽车出行的成本优势就会进一步的扩大,那么大家出行就更倾向于选择新能源汽车出行。这样一来,新能源汽车作为油车的替代品,需求量就会大幅增加,而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在短期内是一定的,需求量大幅上涨后,整个市场供不应求,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短期内是会上涨的,这对于那些想上车还没上车的朋友自然是不利的消息,叹气也属正常。
而对于已经上车的朋友,充电配套设施不完善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当前新能源车充电桩在各个城市的安装率与新能源汽车持有量比率并不配套,充电难问题已经成为萦绕在新能源车主头上的一大难题。油价上涨必将推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而车主们充电难的问题也有很大可能将会更加严峻,有车无电将会成为新能源车主们的叹气所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