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新能源汽车还会终身质保吗?
2030年新能源汽车是否会终身质保,这个问题很难给出确切的答案。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终身质保政策是部分车企推出的售后服务政策,它是汽车销售的卖点和亮点,但具体的政策内容和执行方式可能会因车企和车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其次,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车企可能会对现有的售后服务政策进行修改或调整。例如,可能会增加一些限制条件,如车辆使用年限、行驶里程、电池寿命等,以控制售后成本和风险。
此外,2030年是一个比较远的时间点,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政策环境都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如果你要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建议你向相关的车企或经销商了解具体的售后服务政策,并权衡各种因素后做出决策。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的终身质保政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到技术发展、市场竞争、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因此,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来回答你的问题。
到2030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可能性有多大?
不用等到二O三0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就要普及了!
如果现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能够达到1000公里以上,充电时间5分钟左右,民用电和商用电都会充电,充电站像加油站一样普及,车阶在八万至十八万人民币之间,应该会很快普及!
支持电动汽车!我有使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提高一倍以上的技术创新!可申报多项专利,可助力车企弯道超车!
请大家关注我支持我!
这个话题分两个大的层面来讨论:
一是国家政策导向、宏观经济发展方面:
近些年来***大力推广新能源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1、石油安全国家能源战略,我们国家地大物不博(80后小时候是地大物博,现在基本不这么提了),石油一直匮乏,人类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原油长期储存,国内对原油的需求逐年增长,长期依赖进口的压力不会改变,随时被卡脖子的现状,必须要有相对的策略应对;
下图一带一路的版图内,多数都是我们的原油供应国
2、再来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汽车工业是整个制造业的明珠,拉就业、促进民生、技术进步人才储备等带来的优势太多,我们必须要自强,但是一个老生长谈的话题市场换技术,现在业内业外的都知道这个战术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很多,个人觉得最最失败的是合资的中方伙伴沉沦了,养成躺着分钱的习惯,不思进取,名义上的国有品牌已经名存实亡,传闻某外方人员评论中方伙伴高层除了X欲高,别的都不高。这一点在后来国家政策上进行了修正,对自主品牌提出了要求,前些年很多自主品牌纷纷成立响应政策要求,但是结果,大家看到了,市场已经失去了,我们的汽车品牌只能在行业底层挣扎,好在有几个民营车企支撑了汽车工业的脸面。如何突破这个被压制的局面,抢回市场,以及能够进军国际市场,培育中国的世界名牌汽车,政策上已经表明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寄希望于国内各车企实现弯道超车,这个希望还是比较大的,
近期网上较热的车型,比亚迪汉,智能化驾乘体验、国际化的大气外观;
3、主要是环保方面的需求了,这里的关于汽车尾气的争议比较多,我们不谈太多,毕竟综合来看新能源产品是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
综上来看,国家意志很明确,新能源汽车必须走这一步,而且还要快,特斯拉已经进来了,不能再重蹈覆辙,否则我们真的会失去整个汽车工业,中华民族真的承担不了失去这个市场带来的损失。这个未来集成美学工业设计、精密制造、信息通讯、电子科技、智能驾驶等创新***体,且具有广泛需求的实体产品。
二是社会个体每个家庭的实际需求层面:这个需求关乎2030新能源普及的关键因素。
目前汽车市场分析来看,随着城际高速交通体系建成完善,家庭用车长途驾驶需求正在逐年下降,预计再未来市场多数家庭在选购时已经将新能源车型作为一个备选项,同时家庭第二辆车的需求逐步增强,一辆城市SUV+城市新能源代步组合成为首选。这是当前客户购车选择期的考虑因素。
再讨论家庭需求下单购买新能源具体考虑因素是什么,便捷出行、用车成本、驾乘体验
1、要满足便捷出行,考虑充电的便利性,单次充电时间像加油一样快,预计这个在未来10年内也很难实现,这个不否认,但是从实际用途的需求上来考虑的话,这一点其实不重要,随着各地***对充电设施的普及程度重视,充电桩数量正在逐年提高,2025实现小区、景点充电桩高密度普及难度不大,电车的续航里程当前已经突破600KM,多数家庭出行半径,已经满足,即便长途驾车,找个充电桩,人休闲一下,电就满了,单次补能时间可以忽略了,满足便捷出行不再是难题。到2030年,续航提升即使突破很慢,但肯定会增长,何况当前估算已经满足85%的家庭用车需求。
2、用车成本,整车购买成本还是很高的,但是对于城市代步的100-150KM的出行里程来考虑,这些车的价位就很低了,日常用车充电成本比燃油便宜的多,即便今天的油价不高,依然还是电更便宜。日常保养,电动车保养成本,因为保养周期会更长,保养零部件更少,成本相比燃油车低很多,到2030年,电动车电池成本随着销量增加,边际成本降低,整车购车价格会大幅下跌,促进普及率提高。
3、驾乘体验上来说,一句话,开过就不想再开油车了。
以上都是有利因素,但是新能源车脱离补贴后发现市场增量还是不理想,这个就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多数人的认知还是不高的,收入上也是刚刚脱贫,多数人买车其实是人生或者家庭第一辆车,人对物是有情节因素的,同时多数人会因认知问题服从多数主流思想,对燃油车情有独钟的现象,加上电车购车成本高上不少,这样燃油车当前需求强劲,中国家庭用车普及以后,进入换车期,这个燃油车情节就将消退,新能源车型将真正进入千家万户,这个时间点这样来计算,平均每个家庭换车时间6年来计算,以2020年为节点恰当不过,今年汽车市场逐步下滑,因为需求在前几年基本爆发,6年后预计会进入换车期,新能源车型综合条件也进入绝对成熟期,预计新能源爆发点在2026年,2030年实现普及的可能性非常高。
题外话有会说没钱换车,中国人没钱了,各行业未来都不景气,其实中国内在需求及其强烈的,换大房子、换新车、去游玩,可能你身边的90%的人都在想,这就是需求,有需求只需要***引导逐步释放,调节收入分配机制即可。未来宏观看好。
我的观点是,纯电动推广容易普及难,混动更容易接受。
从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到家用车领域,到现在,也就短短几年的时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续航里程的增加,充电速度的加快,新能源汽车已经慢慢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但是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普及新能源汽车,在我看来困难重重。
1、技术难题,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都号称续航400+公里,但是实际使用中,受天气路况等因素影响,结果往往差强人意。
2、价格,目前看来新能源汽车价格高高在上,虽然有一部分***补贴,但是补贴后的价格和传统燃料汽车相比仍然没有任何优势。
3、***设施,我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加油网络,再建立覆盖面这么广的充电设施,岂是一朝一夕能建成。
我上面所说的是纯电力驱动的新能源,虽然普及起来比较吃力,但是混合动力这种新能源却更容易被人接受。现在市面上的很多车型都推出了混动版本,可能用不了10年混动这种新能源就会普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